中国海洋2号C发射海洋动态环境监测网建设

2020-09-23 11:13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4158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9月21日13时40分,长征4B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引燃,成功地将海洋二号C送入预定轨道。


海洋2号C是我国海洋动态环境监测网的第二颗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倾斜轨道上的大型遥感卫星,进入轨道后将大大提高我国海洋观测的范围、效率和精度。


1600830867971288.jpg


国家航天局负责海洋卫星II C工程组织的实施和管理,自然资源部是主要的使用部门,隶属于自然资源部的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负责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和第八医院分别负责卫星系统和运载火箭系统的开发;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司负责组织和实施发射场和测控系统。这次任务是第347次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记者从五所院校了解到,海洋二号D号发射和三星网络建成后,中国将具备每小时覆盖世界主要海域的观测能力,同时能够实现次中尺度海洋现象的观测,为海洋防灾减灾、气象、交通、科学应用提供重要支持。


一颗独特的多功能卫星走开


海洋2号C星具有灵巧、快速的特点,可实现更高频率的海风场观测。


与传统遥感卫星运行的太阳同步轨道相比,海洋2号C卫星的"错位"是非常独特的,在五院开发团队的精心设计下,C星将在倾斜轨道上运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海洋观测能力。


同时,该卫星具有多种功能,五所院校的设计者将其功能归纳为"风捕获、海上探测、船只识别、回志"。"从测量全球海面风矢量、全球海面高度、到全球船舶自动识别,再到接收、储存和转发全球海洋浮标测量信息,这一系列能力得益于卫星多功能综合开发目标和开发团队。


卫星上配置了微波散射计、船舶识别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等有效载荷,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船舶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全球海面船舶位置、航向速度等数据计算,大大提高了海上交通和海上安全能力;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有效地获取海洋浮标信号数据,并可将浮标点测量信息传输到地面进行处理,通过点面组合精确测量,可以大大提高海洋预报系统的精度。


此外,海洋2C卫星还通过整个卫星带太阳翼运输等方式实现了大型遥感卫星发射场的工艺优化,大大缩短了发射场的工作周期,对后续大型遥感卫星和商用卫星工艺优化具有良好的推广和示范效果。


全天候监控


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我国海洋国内生产总值(GDP)占GDP的比重日益增大,海洋动态环境预警将产生许多可持续的预期效益。


例如,台风路径和强度(中心风)的监测将有效地确保海航的安全;通过监测海温变化,可以通过涡旋确定渔场的位置,从而实现精确捕鱼;此外,相关应用还可以为珍珠、海参等近海养殖提供支持。


进入轨道后,海洋2号C将不受天气、光照条件的影响,将继续进行全天候、全天候海洋动态环境监测,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提供有效服务,同时还可用于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动力学、海洋气候环境监测、海冰监测等领域。


当C星和B星实现双星联网时,单颗星的观测周期将从3天缩短到1天。


之后,海洋2B、C和D星将被建成中国第一个海洋动态监测网,该系统将进一步实现对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的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和全球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风场、海面温度等要素的观测,不仅为我国海洋工业提供重要支持,也将为国内外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快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